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康通判南厅壁记景定元年七月 南宋 · 吴季子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一、《景定建康志》卷二四
国家驻跸钱塘,而金陵为留都,地望雄重,东南会府莫先焉。
旄钺出镇者,率宰执大臣,故别驾之选特重,盖古河南少尹职也。
郡别驾一人,或二人,此独视行在所,又有员外,置为三,例以处廷绅补外者。
职清事简,府公不尽吏之,号方外司马,人以为荣。
顾其创置岁月且深,前人氏名漫不可考,非阙欤!
宝祐戊午,梁侯椅由太史氏为之,锐欲考订,砻石以俟。
会召还,不果。
代者廖侯邦杰,方捃摭故实,俄迁他官去。
迨潘侯梦奇来,乃踵成之。
求诸故府,自嘉熙戊戌后,得其氏名者仅十有四人,悉疏岁月下方,刻之坚珉,阙典始备。
潘侯谂余,俾识颠末。
余复之曰:题名不可阙也,抑名之不朽岂颛在是。
江州司马之职,非厅壁一记则不传,然其传也以乐天不以记,否则唐之为司马者何独乐天,千载而下,磨灭谁纪,士大夫自为不朽计可也。
潘侯曰善,因并识之,以告来者。
京口人大资政马公光祖金陵,以其尝为尚书省检阅文字选辟云。
景定改元岁在庚申孟秋朔日,文林郎、宜差充沿江制置大使干办公事吴季子记。
迪功郎建康府司户参军、兼佥厅袁兖书。
朝散郎沿江制置大使参议官孙吴会篆盖。
奉议郎、宜特改差通判建康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事、仍借绯、兼沿江制置大使主管机宜文字潘梦奇立。
寿梅图(南城吴本和号石乐大夫谷上人因其诞日写梅为寿因作长句以发其意云) 明 · 徐庸
梅谷上人居白莲,画梅早得花光传。
䌽毫神妙夺造化,三昧悟来玄又玄。
纤埃不到清幽所,俯仰乾坤傲今古。
千葩万萼须臾成,宁学良工心独苦。
翠苔干缀鲛人珠,依稀蝶翅粘蜂须。
罗浮醉酒旧相像,汉郊解佩心何如。
梨云作阵光明减,玉龙唤起嫦娥月。
岁寒照见铁心肠,未肯纷纭落香雪。
延陵吴君季子孙,传家百世为清门。
寸心不使俗尘掩,冰壶莹彻无纤痕。
社里结为方外交,西兔东乌几飞走。
生辰赠此祝遐龄,要比三花岁年久。
三花比况讵偶然,美人自是瑶台仙。
人间寒暑虽易返,春光长在南城边。
青青子熟真俄顷,会见调羹入金鼎。
核中自存一点仁,何必形容咏香影。
论春秋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二五、《慈湖先生遗书》卷九
《春秋》于鲁桓书「至」,至者,以礼至于庙也。
春秋之时,典礼大坏,时君能以礼至于庙者无几,史书之,圣人无敢削焉。
是,之也。
说者谓危之,凿矣,左氏近之矣,而亦未有以明其为道。
鲁桓天下之大恶也,何道之有?
盖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也。
圣人如天焉,无私好,无私恶。
鲁灭大恶,圣人已著其罪,所以明其非道,非私恶也。
至于一节,犹知遵礼之善,犹知有祖庙也。
虽其中心之藏未必果出于诚,而其事则礼也,圣人知所是也。
是者是道,非者非道。
《春秋》不以善掩恶,不以恶掩善,终不以桓公弥天之恶掩其毫毛之善,以善者道之所在,圣人不得不明之也。
《春秋》借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以明斯道,非为《春秋》之君臣设也,为万世设也。
《春秋》为明道而作,所以使天下后世知是者是道,非者非道。
而诸儒作传,不胜异说,或以为尊王贱霸,或以为谨华夷之辨,或以为正名分,或以为诛心。
凡此固《春秋》所有,然皆指其一端,大旨终不明白。
子曰:『吾志在春秋』。
于二百四十二年扰扰颠倒错乱中,而或因或作,是是非非,靡不曲当。
所是是道,所非非道,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皆所以明彰大道。
古诸侯无私史。
《周官》小史掌邦国之志,《费誓》载《周书》,汉汝江沱之诗编诸二《南》。
自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三史作,而诸侯有私史矣。
孔子因之,道之变也。
《春秋左氏传》襄四年穆叔如晋一章,与《国语》大同小异,义不甚同。
《大戴记》与《家语·王言》等篇亦大同小异,义亦大殊。
以是知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难尽信,于是甚明。
《春秋》人物多贤,而吴季子、晋成鱄,其言某尤心敬焉。
季子请观周乐,使工为之歌,至歌《颂》,曰:「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季子非有道,安能为此言?
成鱄曰:「《诗》曰:『维此文王,帝度其心。
莫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大国,克顺比,比于文王』。
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某甚有味乎应和之莫,照临之明,经纬天地之文也。
秦穆公欲立重耳穆公之心本善也,公子絷以利说之而移。
晋夷吾欲从兄于翟,夷吾之心本善也,冀芮以利说之而移。
兹利也,乃害也。
韩原之战,穆公几为韩简所止,徇絷之说,以至于此也。
夷吾虽以不正得国,身陷于恶,子不免戮,害孰甚焉!
汲古问:「《春秋》经有书『王正月』,有不书『王正月』,此是略阙文否」?
先生曰:「十一公之元年皆书『王正月』,惟桓公三年而后不书『王』,定公元年不书『正月』,而书『王三月」』。
汲古云:「未达其义」。
先生曰:「不书者,非脱阙也。
孔子削之也。
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即此类也。
盖《春秋》法甚严而亦甚宽。
鲁桓弑君,周王当诛之,至三年而王不能诛,始不书『王』。
鲁昭公之见逐于三家,薨于乾侯。
逐虽轻于弑,既七年矣,故定公元年不书『王正月』,明王不能正三家之罪而讨之」。
汲古见《庄子》云,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
子之爱亲,命也;
臣之事君,义也。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汲古谓:「忠孝名虽异,而实无异。
如以有二言之,恐非圣人语。
孔子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又曰:『以孝事君则忠』。
又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庄子以一命一义而分忠孝,以为圣人语,诚难取信」。
先生曰:「忠孝一心,无惑于异论。
如周曰以无为首,又曰物不胜天久矣,是皆自纷纷于意虑之间,岂知乎孔子
曰「天下何思何虑」,又曰「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既谆谆言无物之妙,而又曰守形,陋矣,又自矛盾矣。
汲古问:「昭公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以进药致祸,何《春秋》书弑其君?
《左氏》曰:『许悼公太子止之药,卒,太子奔晋,《书》曰弑其君』。
《公羊》曰:『曷为加弑?
讥子之道不尽也』。
《谷梁》曰:『弑,正卒也,正卒则止不弑也』。
何三《传》皆言止不弑君」?
先生曰:「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如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许止不慎不敬,轻果进药,致此大祸,虽奔而弃位,未踰年而卒,足明其心,而《春秋》犹加之以弑名者,所以明道也。
夫人心自善,自清明谨重,必不轻进其药于君亲。
惟其意动而昏,不敬不谨,故轻进药于君亲,而不免此祸。
许止虽未踰年而死,亦不足以赎弑君之罪者。
孔子不削,欲使后世深思力索,求免此罪,必至于复吾本有之道心,则静重敬谨,自备万善,自绝万过,自信其可以免矣」。
志学哀辞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八、《本堂集》卷八九
伍山吴甫之子志学,方垂髫时,余见而器之。
试以一二语,应声荅,可人意尔。
后每见必叩,所学甚进,磨以岁月,则将有成。
年二十有(阙,)不幸以暴疾卒。
天也,非人所能与?
然所以丧其子而不使之死有憾,则其责在父母。
世方淫于佛,而山甫贫。
皆曰火之,弃其馀于水,足矣。
山甫恸,既语之曰:「昔吴季子之子死于嬴博之间,归其骨肉于土,孔子以礼许之;
要离之火妻灰子,扬子云至为痛斥。
东汉佛教来,荼毗二字始烂熳于天下。
我名教中人也,忍使其子至于此极耶」?
乃称家营葬。
余往吊有观焉,因敬其父之知礼,幸其子之不为异教所辱也,而为之词曰:
人之生有死兮,如夜之于昼。
寿无短长兮,惟人之可否。
颜子之夭,乃其命也夫。
寿如盗蹠兮,君子不谓之寿。
而既知所学兮,方与日而俱新。
天固啬其年兮,于而乎奚咎?
魂升魄降兮,骨肉必复于土。
名教虽严兮,流俗易以诱。
彼独何心兮,固为之缪。
述礼不有所主兮,将死者莫正其邱首。
兹既得以归全兮,马鬣以固封,惧其鬼之馁兮,且为之择所以后。
四时之荐斯有以属兮,百年之墓斯有以守。
父母之心得兮,而复何憾之有。
余哀而辞兮,亦以慰而之父母。
岁丙申良月,嵩溪遗耄陈某八十三岁撰,且书以授其父白之。